顯示具有 音樂必不可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音樂必不可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6年3月26日 星期日

Tango Zero Hour / Astor Piazzolla

午夜十二點
屬於城市的愛慾時刻
皮亞佐拉是這麼輕易地挑動著對愛的渴望
弓弦的初遇 倏地弄皺腥紅色絲緞
皮亞佐拉扮作的孤獨姿態
用背影召喚暈黃溫暖小室裡的人兒
追隨 縱身 躍入黑夜的繾捲

2006年3月21日 星期二

Eternity And A Day

如果你已經嚐過孤獨心碎的滋味
『永遠的一天』聽來便不再令人恐懼
那反而是可以帶著一抹微笑享受孤獨的時機
與熱鬧喧揚的氣息相比
不過是兩種滋味各有巧妙

2006年1月11日 星期三

Desperado bY Emi Fujita

可惡的曲子,可惡可惡可惡

天殺的好聽!!好聽到想罵十日十人干...

一小時前跟宗榮借的爵士女伶2來聽聽,一放下去不得了

馬上被這第一首歌,深深吸引


於是,放下原本應讀的書;瘋狂地、執迷地尋找她的資訊

馬上replay超過15次

並立刻地在博客來買下唯一庫存原曲出處的『挪威甘菊』


接著繼續搜尋這首歌的歌詞,以各式排列組合,終於被我找到


於是,我該去唸書了....

2005年12月19日 星期一

Thelonious Monk With John Coltrane / At Carnegie Hall

瑟隆尼亞斯‧孟克與約翰‧柯川 / 卡內基音樂廳之「重見天日」演奏會

深夜一個人聽這張專輯,簡直就是太High了!!

若是換一套設備,鐵定會覺得這張CD就是熱鬧吵雜、越聽越煩罷了;但是,用我的ALTEC二手喇叭(搞不清楚型號...:P)加上我也還沒搞清楚的二手巨無霸擴大機—雖然硬體外觀看來厚重沈舊,方方正正的擴大機加上毫無綴飾的傳統錄音室喇叭算不上有什麼美感可言,內容卻是實實在在的紮實份量—這兩者的絕妙搭配,目前為止都還適合我的新舊CD,特別是放現場爵士和KKV、ECM廠的片子,總是有著『好聽到翻過去』的大感動,力道夠、細節也明顯。這也提醒了我,下次再憂鬱的話,就別再猶豫地打開我的音響High吧(偏偏憂鬱的時候,連選片子放都沒興致...所以這次格外要記住,別想太多,聽就對了!)

話說孟克和柯川的組合在爵士史上是多麼奇妙至極,我尚且是無法體會的;只知道在這張專輯中,貫穿著一個固定的爬升旋律,或快或慢,或鋼琴或薩克斯風,好像慢慢可以感受到爵士器樂搭配的亂中有序,而不是稱之為令人頭疼的嘈雜感,亦不是流於眾人喧鬧聲後的配樂。爵士的世界對我來說還是很大(OS:那個世界對妳來說不大了?....),以前聽爵士是喜歡著它帶給我的氛圍,我始終沒有動力把錢和時間花在搞清楚那個流派和風格,現在想想,真不知道自己在"荒唐"什麼,也許是從未真正懂得欣賞吧!今天用我還算新鮮的音響設備(兩個月前,我只有電腦喇叭)來聽這張新入手的CD,才開始有了想要搞懂爵士的那種心情呢!

ps.好像在鋼琴演奏加方面,...怪叔叔級鋼琴手特別可以觸動我耶(顧爾德也是啊);不過,大提琴和薩克斯風就得要"翩翩君子"啦。

2005年11月6日 星期日

自虐點歌單 [偏見]


[偏見]

我傷心的溫度 漸漸在離開
你口中的慌言 慢慢能明白
早知救也救不回來 即使最後只剩殘骸
心不會更改 沒有祝福 我明白
看凋零的玫瑰 在靜靜發呆
朋友對我責怪 要我放得開
固執對我是種虐待 越愛得深越難抛開
愛是種偏見 如果可以 再重來

我明白愛情已經超載 愛的完全壞了姿態
你冷眼看待 就像是重傷害
我好像站在無人山崖
全世界都抛在外 明知你不再回來
我早已明白

看凋零的玫瑰 在靜靜發呆
朋友對我責怪 要我放得開
愛是偏見 如果可以 再重來

我明白愛情已經超載 愛的完全壞了姿態
你冷眼看待 就像是重傷害
我好像站在無人山崖
全世界都抛在外 明知你不再回來
我早已明白

2005年11月5日 星期六

自虐點歌單 [我相信你是真的]

有一首歌,今天聽著,哭了。

【我相信你是真的】蔡琴/繼續

既然有翅膀 總有一天會想飛
我只是遺憾 沒有流淚
什麼太像火 也就註定會熄滅
還眷戀餘溫 繞著懷念

不因為沒明天 就否定昨天值得紀念
不因為要分飛 就感嘆付出都是白費

你給的世界裡面 閉上眼會有笑靨
想起來 大多數是晴天
當初相信你是真心的 可望承諾一個永遠
我記得當時在你手心的堅決

還是相信你是真心的 努力到最後一秒前
可惜愛情是一種感覺 難免會變
(誰會深情掏心相愛 就為離別 讓愛落淚)

祝福太為難沈重 還不如微笑以對
說眷戀太自私 不如說保重 再見

*媽呀 這歌詞...痛!! 2009.08.06 註記

2005年10月30日 星期日

Aage Kavlbein


認識大提琴是因為馬友友,可是馬友友無法讓我愛上大提琴。愛上大提琴是因為卡薩爾斯,他的無伴奏值得細嚼慢嚥,但曲到後來總是有股淡淡的憂愁...不怪卡薩爾斯。因為KKV,第一次接觸Aage Kavlbein的大提琴,什麼叫做有感情地演奏,在我心中 現在屬意Aage Kavlbein。時而哀傷、時而歡愉、有主見 又涵容,你可以被他逗笑、又可以看見他的內心,夜晚有他助好眠,白天有他精神好。(賣起藥來了呀~~)那個男人可以像Aage Kavlbein彈奏的大提琴這樣呢?






*少女的意淫,無藥可救。Aage Kavlbein才沒那麼好。2009.08.06 註記。

2005年9月1日 星期四

挪威人

最近深深迷上了兩個廠牌的音樂:KKV 和 ECM,KKV是挪威的,ECM則是德國。繼義大利之後,這是又兩個,因為現在的生活有所連結,而想要了解和「有一天有錢」就要第一個出發的國家,現在卻遇上了這個難題,這會有錢的時候,到底要先去哪一個國家?也許就要更有錢,一次把它晃完吧;不過,話說回來,等到我「更有錢的那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只有這三個國家要去呢?

雖然說聽音樂要挑自己喜歡的,不要依著「名牌」目錄來當索引,可是就像喜歡Dior的人,不免就會喜歡她們出的香水、化妝品、鞋子、包包等,在經濟條件許可之下,一定會想全部擁有吧,認牌子的歷程,不是只有商標而已,還有這個牌子的理念,這才是最重要的,透過各種不同的外型,呈現同樣的質感;那KKV或ECM對我來說也是如此。(其實還有ODIN、Chesky、Proprius...)

因為我的狀態常比較適合聽KKV--我認為是在我笨的時候,甫接觸KKV和ECM的這個暑假,笨的時候比較多,而ECM要在聰明的時候才能灌注到我的體內,ECM在開學後的日子,應該會比較常聽吧,到時候再來認真研究它。

於是這樣,這樣於是,我要來當個挪威人,搞清楚這些音樂的故事和背景。

挪威人的主要語言是 Norwegian (挪威語),並非英語。

Norwegian 是斯堪地那維亞語言的一支,家族成員還包括 Danish (丹麥語)、Swedish (瑞典語)、和 Icelandic (冰島語)。斯堪地那維亞語系正式的名稱為北日耳曼語 (North Germanic),而英語隸屬於西日耳曼語 (West Germanic),由此可知兩語系間的關係密切。例如,兩者語系間,有很多相似的字彙。

另外,英國在西元 787 年後兩百年的時間裡,常受到斯堪地那維亞民族的侵擾,丹麥更在 991年迫使英國國王放逐達 25 年之久,所以斯堪地那維亞語系中,有些獨特的字彙,便借入了英語中,例如 sky、skin、score、scrub 等,這些字都以 sk- 或 sc- 開端。

由於北日耳曼語系(即通稱的斯堪地那維亞語)中的成員來往密切,所以語言雖有差異,但是也有共通的地方,有些語言中的成分甚至可以互相溝通理解。

另外,因為自己是這樣在學習著一件不懂的事情,可能有點認真、可能不太隨便,雖然我自以為比起真正的達人,我不認為真的認為我是認真的,總是有著不夠的感覺;可是想想,我的確花了時間、心力、眼力在找資料、看東西,也許不夠聰明到可以立即背誦和消化,卻也都是心血,表面上看來是很輕鬆、自己也覺得很輕鬆地可以慢慢變成懂得門道的人,也許這種對我而言的不明顯,就是潛移默化這件事吧!!

有興趣就應該要花心力,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勞而獲的,咖啡的事情、讀書的事情、寫報告的事情也都是這樣。所以,對於隨口問問,就以為可以知道什麼原理原則,自己私下卻不做功課的人,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應對和看待。(又是這個問題again and again,可見這多麼困擾我,又還沒找到辦法!)現在我會歸因是我的功力不夠深厚,所以沒辦法帶領不練習者進入某個領域,可是我還是會納悶,尤其再一次認真回答時,卻感到自己是被視為嚴肅、不屑、難搞、瞧不起人....,可是對於再而三漫不經心的提問者,其實是有點生氣的啊!! 不過,遇見可以一同切磋的提問,那種問完有認真思考和執行的人,就是一件極度開心的事情了!!(去年十月也寫過這檔事了,換湯沒換藥)

也許終究是小氣鬼的小心眼:「我-為-什-麼-要-告-訴-你? 你-憑-什-麼? 繳點學費再說吧!」

附記:1.這是一小段,挖掘自己小氣面的日記 2.離題很嚴重,但這算是日記也就別計較

3.以人為鏡,我也得小心別在某一段關係中變成我不喜歡的角色(真是危險得很呀!)

4.真的小心眼的人,應該不會這麼誠實,所以大家請放心~

2005年7月28日 星期四

[新莊]法亞法式餐館第五回 & 德士達咖啡館

當自己閒散下來的時候,就會開始追求各種的感官享受;週日的報告算是解決了一大份量,嘴巴就開始癢癢饞饞,腦子也開始動著消費的鬼主意,想要吃頓好料的心情,在壓力源解除後的剎那,如同長期躲在暗處的小鬼兒,農曆七月鬼門開般地呼擁而上。

延宕了幾個小時,除了週一晚上在「小板凳」吃到的厚炒豬肝一盤,令人回味之外,心裡頭還是好想吃一盤料好實在的義大利麵,卻又懶得一個人跑往台北覓去;週二很奢侈地睡到下午四點,起床後第一件事,便是盤算著「今晚吃什麼?」的問題,像這樣的瞬間,實在很風花雪月、也很貴婦,只除了小短腿只想在新莊跑動。

想想,還是去法亞吧!即便上回的法式燻鮭義大利麵,湯汁收得太乾、燻鮭片得不夠滑嫩、魚與麵的口感分離不搭.....還是再給她一次機會,不然我能去哪裡呢?那個地方願意對獨身食麵者釋出善意呢?我的資料庫還搜尋不到。那麼,今天就試試菠菜燻鮭千層麵吧,看過朋友吃了兩次千層麵,都說好吃,就著上次鮭魚麵的失敗,抱著一點期待點餐;餐後飲料,不想再喝原汁但稀薄的水果茶了,選了我的評價中僅能喝入口的冰咖啡。

曾經讚不絕口的生菜醬汁,今天卻不怎麼鮮甜,香氣也不夠;曾經有家常溫暖的鮮筍前湯,竟然加了玉米罐頭和紅蔥頭,又怪又鹹,得喝好幾口水,為了筍味還是喝光;到這邊,有點錯愕有點疑惑,但還是可以接受湯的新配方,以『新』說服抵萬般失落;到千層麵上之前,有好長的空檔,拿出「朵拉」想要繼續讀些,耳朵卻不由自主地被牆上的音響發出的音波吸引過去,是貝拉方提的Day-O啊,忍不住地想要仔細聽聽,我拿著書卻豎起雙耳,以為老闆娘和我一樣喜愛貝拉方提,準備認真聽聽這究竟那個版本、在號稱風格小店的餐館是不是也有著不錯的音響品味以及不同的硬體放出來的效果,這些企圖其實是最近被宗榮和小吳寵壞的。(貝拉方提光是換條線,便有從迷我一人的傾心到大眾情人的無趣的轉變,所以很忍不住想比較)

認真聽了幾『秒』鐘,我開始懷疑這真的是貝拉方提嗎?除了音質還像之外,後面的男聲合唱竟搶到前頭,這是傳說中較差的版本嗎?我充滿了疑惑地想放棄聆聽、想去問清楚這是哪一張CD,猶豫了一陣子,歌曲已經換了下一首,卻不再是貝拉方提的歌聲;我是有點失望地想著,也許這不過是一張『合輯』吧,一張隨手可買的JAZZ特價合輯之類的,於是啟動自動過濾機制忽略不聽;等我回過神,又是貝拉方提的聲音—另一首被糟蹋的聲音;我落寞地想,也許這是老闆娘自豪的電腦軟體自選集吧,然後我已經沒什麼心情去詢問了,因為若是合輯的話,搞不好她也不知道我在講誰,若是自選集,那麼就更不可原諒如此糟蹋專輯的完整性。

伴著這樣的音樂送上來的是,『烘乾』菠菜燻鮭千層麵....
也許,會好吃吧?!我開始一刀刀地切著麵皮,千層麵可以被我好好地切成小方塊狀不倒塌很難得,又是一盤湯汁收乾還過鹹的麵,跟前兩次朋友所點的模樣都不同,我還真要以為這是鮭魚麵的特殊烹調了;鹹上加鹹,吃不到1/2,口乾舌燥到以為被加了味精,接著開始心慌不快胃騷動,我帶著非得吃好麵的心情還是把它吃光,久久不添加的水是我的渴求。

收盤,加水...
不到50c.c的小杯,我一口喝光,水珍貴;再來就是飯後甜點和飲料了;飯後甜點,那2*2.5*3立方的小小黑森林覆盆子蛋糕是今晚的美味『極品』,我真的真的很開心還有一樣好吃的東西;500c.c.大杯的冰咖啡,在盡我能力地大幅降低咖啡水平之下,其划算程度,看起來就令人心動,口乾到不行地快飲一口,嗯...「是我的問題嗎?」地又飲一口...
身體明顯不舒服地,付錢走人。

關於一般的餐廳附餐咖啡,我可以忍受技術不佳、我可以忍受配方不合,就是不能忍受極不新鮮的咖啡粉大量沾上冰箱或廚房等莫名其妙味道的咖啡,何況還是冰咖啡等級,何況曾經可以不是這種怪味。我說服自己,也許因為最近聽了好音響,聽覺影響味覺,但是蛋糕卻能嚐起來不錯;我說服自己,也許因為日子閒逸,吃吃喝喝不只為了填肚子,愛挑剔鬼又飛來付身;我說服自己說服自己...失望三次的店,還可以因為有兩次的不錯,而有機會平反。

以此文弔念逝去的法式燻鮭義大利麵;並回應宗榮在「德士達」之通才一說:我還在迷惘通才在目前台灣的生存之道,並不是自認已經是個通才,但以我東沾西惹的淺薄程度,便常在挑剔不知足或隨便都可以的心情上上下下;至於,要用什麼態度和角度,才有可能影響環境,也許耐心等待還是一條簡便的道路。

順便一罵「德士達」的曼特寧與黃金曼特寧不分,但這屬碎碎唸罷了;去哪裡,總是買個待咖啡館、與大家和在一起的感覺,在我心中,還是有值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