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咖啡與咖啡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咖啡與咖啡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6年2月28日 星期二

headache

二月最後一天
本月份頭痛次數累積三次,頭痛天數達五天,破單月歷史新高
情境因素有:驟然濕冷的天氣、喝了500CC以上令我開始有點心悸的普洱茶,前兩次似乎也有這兩個因素。普洱茶喝多了,尚有口乾舌燥之感;喝咖啡反而沒事,還能提振精神、恢復記憶力又不會頭痛。可惜目前疑似過量的咖啡因,導致腹瀉及頭痛,已經不能再喝咖啡來治療我的頭痛了,只好浪費電開電暖氣吧!包頭巾會悶到也不妥當。
反正,尼采也常頭痛....
等等要開始羅夏克測驗報告撰寫大典,極傷腦力...得振作一點速速完成。

2006年2月5日 星期日

久違了 我的圖像紀錄


狠下心買了一台自己喜歡的相機--比數位單眼實際些的Canon IXYD60
今天的習作是拍美術館新家,可惜我太久沒拿相機,構圖方面生疏很多,更別說光線的拿捏了
有了新相機似乎就沒藉口不生產一些小作品了
誰知道,竟然浮現"反正有相機了"的怠惰
可怕的 懶惰的我
趕緊換上衣服,收拾包包,便至樓下大廳走走逛逛....
晚上得要去高雄第一家令我感動不已的咖啡店,好好拍它
買相機的衝動也是源於這家店

2006年1月10日 星期二

Kenya AA Lot #265(批次)

第一次覺得肯亞AA好喝!
比以前喝過的肯亞AA+還豐饒得享受
太驚人也第一次體會到肯亞AA的令人激賞之處
也第一次咕嚕嚕地把200CC馬克杯的咖啡一飲而盡
(現下心悸頭暈起來了)
只怪國文造詣不好詞窮,吃過東西太少沒有舊氣息經驗對照
暫時寫不出味覺上的描繪--太豐富,我卻一點也抓不住

[口感]Body感重,直至舌面呈現溫潤感受;滿口芬芳、餘蘊蕩漾。
[味道/香氣種類](待補)

*將會拿一些分享出來,請大家放開舊有咖啡基模好好品嚐,並幫我湊湊味道上的形容詞
**Sorry to Jung/月光假面:
今天這杯的沈,較上次來得更明顯,比起前幾天給你們喝的那杯,那根本是輕 飄飄的果汁。 最好喝的時候,總在不期然地獨飲中....,絕不是說嘴。

2005年12月24日 星期六

關於品嚐咖啡的反思

文章很短,反思動機是上週六參加金舌頭大賽的挫敗感引起
(不是喝不出味道每杯咖啡的味道,而是它沒有具備我記憶中應該的味道)

之前我嘴上總說要追求那一杯的完美
於是努力去瞭解一杯咖啡各種可能不完美存在的因素
在我心中,去瞭解了,就知道怎麼拿捏手上握著的這一杯咖啡

可是拿捏的方式,似乎是狹隘的
或是透露給大家的訊息,也是縮減的
因為從『不完美因素』的標籤出發
所以每一杯咖啡,總是『不夠』

在學習層次,知道『不夠』也許是重要的,那會幫助自己的技術成長
在品味層次,知道『不夠』,還得『超越不夠』,懂得變異之『美』

於是想到如果咖啡館的學弟妹在我的教導之下,真得只懂得挑剔,真得很汗顏。因為自己沒有對『教導』的位置有很大的Sense,加上這段時間是很凝縮地讓大家都快速學會手沖技術。一路走來身上蘊含許多技術之外的重要訊息,並沒有意識到透過教導的動作去傳達,那都是瑣碎片段的感受、知識,一點一滴收集而來的,在這一點一滴的時程,搞咖啡這件事和生活態度兩者共同的千轉百折是密不可分的,也許我會試著說清楚,也許不會。

不會的可能性大,卻希望先讓大家知道其中的蘊涵:刺激要轉為反應,總是有一段長長的路,長到這一路上東掉西拿,反應不出所有中介,也反應不出刺激原樣,尤其在要求速戰速決的條件之下,離『趨近』還總是遠的。

也因此決定把這樣的感想和新學習公開出來,需要的人就瞧瞧吧

2005年12月5日 星期一

對味

一樣的味蕾構造
嚐出來的風味還是會有所不同
一樣的烹調基調
吃起來的感動還是會因人而異
我們
在人生的路上 相遇
淺淺地 深深地
以各自的方式關心著彼此
給的 不一定是想要的 也不一定會被接受到
拿的 不一定是想要的 也不一定會體會到
給予 和 接收 之間
橫跨著不同的生命型態
對味了 是感動
不對味了 也並非無心
刻意了
虛假了
做作了
自在了
真誠了
輕易了
總有人 用不同的眼 看著 讀著 念著 人
熱情的人 溫情的人 卻沒有無情的人

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海邊卡夫卡

突然變熱的下午

期待冰特調的花舞(預期中起碼要像La Crema 起碼要像雪可屋....)

期待現烤三明治的滋味(期待會有8K的2/3飽滿)

期待吧台的善解人意

期待滿滿的ECM和KKV

期待翻得舊舊燗燗的哲學書籍

期待充滿分享的空間感

想當然爾 這些都只是期待

賣ECM 貼ECM海報 怎麼沒能聽ECM呢?

現烤三明治 果然就是普通男人的手藝...

冰特調 就是大眾口味...而且還有些許的焦澀味

ㄧ種沒有被尊重的感覺

雖然是冰飲 但填壓也不能馬虎啊 嘖~

(以上是碎碎念區)

再這樣說下去 也許看起來就是大大貶抑了它

直接點 若問這家店可以去嗎?

我會說可以 只是沒有那種大大推崇的評價

也許是關係還不夠深吧

若問我會去第二次嗎?

我想是會的 它不會讓我有打死不會再進去的想法...

*輕食不推薦 書還是帶自己的 可以的話 IPOD也可以出動

*順帶ㄧ說 我當天購入的新玩意 Nokia6101 以及 撿到便宜的兩條牛仔褲 朝思暮想的毛呢五分褲 滿載而歸的週末~~

海邊的卡夫卡
台北市羅斯福路244巷4號2F (捷運淡水線公館站、台電大樓旁)
電話:02-23641996
免費無線上網,有插座
咖啡、啤酒、CD、書、輕食
現場座位約可容納80~100人,適合聚會
營業時間:周日到周四)12:00--01:00 / 周五&周六)12:00—02:00
網址:
http://kafkabythe.blogspot.com

公館頂呱呱旁的someone

可試穿,開價就比西門町少300大洋,一副買過的樣子,再去掉進百元的零頭

新莊中正路的台灣大哥大(肯德基旁)

小姐年輕漂亮有耐性


*不切實際的期待太多了點 2009.08.06

2005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在黑潮,讀《灰色的靈魂》

黑潮 熱卡布:完美的牛奶,沒出問題、也沒有特色的濃縮咖啡底, 恰如其分地讓我補充鈣質,這杯牛奶真好喝。

『灰色的靈魂』作者用了四年的冬天,只在這個季節寫的故事:戰爭裡唯一 平和的鄉鎮,接二連三的死亡。 果然令人冷得頭痛發作,黑潮小高和另一位Barista的溫情 融不了二手煙攻勢下的僵硬與閱讀的冷調。在店裡Subman會面拿了豆子後,便迅速轉往瑪利珍,決定要一個人吃掉一塊六吋薄披薩,外加特濃南瓜芹菜湯。

一個人坐在小小的瑪利珍,剛開始有點怪異,沒有雜誌可以亂翻,也不適合拿出書本耍弄,只能很單純地等待和張望。在瑪利珍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餵飽。我錯估了我的食量,六吋美式臘腸薄披薩的後1/3, 已經飽脹到不行,原先想趁著來師大順便吃的生煎包和力斐米提,被披薩排擠,長出翅膀飛走。

不依靠書本、雜誌與朋友,在這種聚會式的小餐館能夠安適下來,值得紀念。



2005年8月1日 星期一

消逝的咖啡館

8K在這個地點,就營業到這星期六了,也許已經面臨過藍貓的消逝,所以這次我沒有太多的不捨和依戀。雖然我對8K的喜愛甚於藍貓。算算我與8K相識的日子,也有一年了,從我最沮喪的時候到強壯起來,好像8K婉婷還有許多在8K出入的熟悉面孔,在我最難過的時候,用另一種方式陪我走了過來。

04下半年,我每每到8K,都像是去蓄積能源一般,三個禮拜過去一趟,又有力氣在我的日子中活著,05上半年,我到8K已經不再攫取那裡的能源,神奇的康復力量已經不若04下半年一樣地存在,卻是另一種輕鬆愜意。

在我的生命中,每一個階段,都會出現某個貴人、寶地,讓我勇敢面對人生的低潮。8K是這樣的地方,就像以前的三總一樣。即便爸的公司,令我橫衝直撞、頭破血流,經驗過了、反省過了,也是另一種寶地8K似乎也恰如其份地,選擇在我已經能夠自己好好過的時候,暫時歇業,因此,我不心疼,反而希望婉婷能去尋找她的能源和下一段的旅程。

那麼,下一個停靠站之前,我們都要奮力奔馳。

2005年7月18日 星期一

夢境

藍貓重新裝潢開幕
我與咖啡版友在小酒館裡哈拉...

白天來不及細想的期待,稍縱的空想,都在夢裡,鮮明地顯現
夢如醒著般直接清晰,又是過著兩種生活的模樣
這次,不再區分,我活著的,究竟是哪一個世界?

佛洛依德早期曾說:「孩童的夢境,通常都是簡單的願望滿足...」;後期補述:「成人還是會有這種簡單的嬰童夢境,而孩童也會在三歲之後發展更複雜的夢境,四、五歲便有可提供潛意識詮釋的夢境...」;而我,總是在做著願望滿足的簡單夢境,這意味什麼?我沒有潛意識衝突,還是退化的不像樣抑或沒成長過?我的夢境,總是這樣簡單明瞭,說出來也不怕羞、也不難理解,活生生地是另一段生活,還是我醒著的時候,有太多想做的事情無法做完,而留到夢境待續呢?也許是這樣呢!

* 2007.01~2008.01 我重開了藍貓,然後又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