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荒廢了許多以前曾經短暫擁有的知識、技能和才藝。
通常是因為自己的一個心念「反正這又不能幹麻,反正又用不到。」,就放棄了曾引以為樂
的事物。好比說寫作,這個之前有提過了。除了寫作以外的,還有鋼琴、繪畫、英文、史地
、演戲、出國旅遊的美夢以及對弱勢團體的關切, 還有各式各樣的手工藝...。
把自己圈囿在一個小小窄窄的地方,然後回想起來的時候會覺得是跟周遭的人有關。因為自
己很容易被影響,所以若是做了這些事情會變成異類的話,我就不願意做了。高中的時候,導
師叫我「才女」,可是「才女」一直搞不懂課堂上的東西,就很心虛,好像其實諷刺我只會玩。
大學的時候,很訝異我這個草包竟然可以應付許多事情,內心總是感到被掏空著。出社會的時
候,因為十八般武藝不適合在那個職場耍弄,總是感到深受壓抑,還需要學習聽話、安靜、沒
個性。我其實不是很有個性的人,但是在那裡得要更加地沒個性,所以顯得很衝、很自我。因
為不需要搞這搞那,我好像只用一半的身體活著,其中有三年的時間竟是沒什麼長進,除了學
到依附一個人活著這件事。研究所的時候,....現在還是研究所的時候...
這一段時間的緩慢,讓我有機會認識幾位不同以往社交圈的朋友,他們說的話我常常聽不懂,
需要花點心思去聆聽,他們的世界與我的世界好像有重疊,又好像很不同。每個人採取的視框
都不同,使用的策略也不同,我常常因此接受到很多新的刺激1。那種感覺與以往總是被視為
「出意見者」、「想法多者」、「經驗豐富者」的乾枯感與空虛感,相差甚遠。我感覺到自己
可以小小的,卻很實在。
於是在這個過程裡,對這個世界的熱情與好奇,好像一點一滴地慢慢回來了。我開始想要多學
一點語言,因為想要瞭解那個文化的人們;我開始想要重新記誦一些知識,因為這樣可以縮短
搜尋的時間;雖然現在的世界很方便,打開電腦什麼都有,可是我開始想要輕裝便捷。
短時間內,當然不可能完全具備,可是在內心裡重新開始對自己有期許,是件好事。
我想要開始許願、我想要開始列出目標、我想要自己的人生有著那些很想要的人事物。
這或許就是無望感、絕望感的相反,叫作「希望」。而「希望」的來源,是這些朋友。
[1]應該有更好的名詞,老是用心理學用語的「Stimulative」會讓人誤解吧